高品质,高营养,花花牛核桃牛奶走俏乳业市场!您的不二之选!
在进口煤政策愈发严格的情况下,已经有部分终端取消已订购的进口煤,等高库存得到积极消耗之后,后续拉运重点将转至国内。
1.四月上中旬,港口煤价大幅下跌。主力大型煤企下调四月份各品种煤价后,采取量价优惠的降价促销措施,促使煤价降幅不断扩大。
3.五月份煤价上涨机会增加。但不可忽视的问题是,出口承压,基建和房地产开工、第三产业负荷偏低,促使沿海电厂日耗迟迟达不到高位。预计煤价在五月上旬止跌企稳,并有望在五月中出现小幅上涨,而煤价反弹高度取决于电煤的消耗情况以及煤企能否落实限产政策。五月份,大秦线检修、港口库存下降、进口煤限制等种种利好因素,叠加工业用电复苏,均有助于煤炭市场走出低谷,煤价企稳并出现小幅反弹。而五月份,大秦线开启春检模式,部分用户需要提前采购一批煤炭。
加之上游供应端出现减产,协会提出的限产措施,各省区都在执行。四月下旬的煤炭需求增量,给运输形势带来好转。其中,绿色区间为正常,煤价位于500元-570元/吨;蓝色区间为轻度上涨或下跌,煤价位于570元-600元/吨或470元-500元/吨;红色区间为异常上涨或下跌,煤价在600元/吨以上或470元/吨以下。
能源价格或仍未见底原油期价跌至负值,煤价跌破绿色空间,能源是否已经见底?疫情是全球最大的黑天鹅事件,所以全球经济衰退的灰犀牛也逐步走近了。对于目前国内化工产品市场情况,山东地区一龙头化工企业相关负责人4月21日早间接受证券时报?e公司记者采访时表示,虽然近期个别产品仍还有亏损,但也有不少化工商品价格有反弹。截至上午收盘,Wind中信一级煤炭板块跌幅2.32%,个股中山煤国际跌4.8%,潞安环能、中国神华、美锦能源、安源煤业跌幅均超3%。此外再焦煤焦炭方面,虽然目前钢厂开工率高,但并美元出现焦煤焦炭去库存的情况,说明需求并没有对供应形成对冲,市场仍面临需求不足的问题。
不过该人士表示,近期化工商品价格小幅回暖,并不是下游需求提升的结果,主要还是因为商品价格大跌导致企业亏损后,行业整体产能自主缩减导致了供应下降。后期来看,目前国内煤矿生产正常,在无其他突发事件影响情况下,后期国内煤炭供应将继续维持宽松运行态势;进口煤方面,在进口政策收紧后,对内贸煤替代作用有所减弱,但对市场仍有一定补充作用。
不过对于煤价下行,目前相关企业已经行动保价。其中神华集团接到通知,从现在到本月底,销售集团所有现货的5500大卡标准规格品销售价格不得低于485元/吨。4月21日午间收盘,国内期货市场上动力煤主力合约报收494元/吨,较3月18日最高546元/吨下跌逾50元/吨,期间,4月14日,该主力合约最低报476元/吨日前,山西省能源局公布首批煤炭洗选企业认定名单,涉及7个地市65家企业。
到2020年底,全省正常生产运行洗选煤企业(厂)将控制在1200家左右,洗选能力控制在18亿吨/年以内,先进产能占比达25%,全省原煤入洗率达80%以上。针对当前全省煤炭洗选行业存在的总体产能过剩、洗选能力利用率低等问题,山西省政府提出,扎实推进全省煤炭洗选行业产业升级,建设安全、绿色、集约、高效的清洁能源供应体系,提高清洁煤炭供给保障水平。认定结果属于淘汰范围的,由县级能源局(煤炭行业管理部门)报送当地县级人民政府予以取缔。自2019年底以来,山西省能源局等九部门联合开展对全省煤炭洗选企业的审核认定。
该省要求,坚决淘汰落后过剩洗选产能,提高环保标准,提高洗选煤企业(厂)先进产能占比,提高洗选煤企业(厂)装备水平和规模化水平,提高全省原煤入洗率自2019年底以来,山西省能源局等九部门联合开展对全省煤炭洗选企业的审核认定。
到2020年底,全省正常生产运行洗选煤企业(厂)将控制在1200家左右,洗选能力控制在18亿吨/年以内,先进产能占比达25%,全省原煤入洗率达80%以上。该省要求,坚决淘汰落后过剩洗选产能,提高环保标准,提高洗选煤企业(厂)先进产能占比,提高洗选煤企业(厂)装备水平和规模化水平,提高全省原煤入洗率。
针对当前全省煤炭洗选行业存在的总体产能过剩、洗选能力利用率低等问题,山西省政府提出,扎实推进全省煤炭洗选行业产业升级,建设安全、绿色、集约、高效的清洁能源供应体系,提高清洁煤炭供给保障水平。认定结果属于淘汰范围的,由县级能源局(煤炭行业管理部门)报送当地县级人民政府予以取缔。日前,山西省能源局公布首批煤炭洗选企业认定名单,涉及7个地市65家企业在当前严峻局势下,广大煤炭企业应从大局出发,在有序复产复工、确保国家能源安全稳定的同时,优产稳市携手共渡难关,切忌只图一时之需,盲目增产、以价换量。煤企积极保障疫情严重地区、京津冀以及东北等地区的煤炭供应,煤矿复工复产数量逐渐增加。全国重点电厂存煤从春节期间的7147万吨增至3月19日的7952万吨,秦皇岛港存煤也增至670万吨。
为促进煤炭上下游行业平稳运行和持续健康发展,2017年1月,国家发改委联合煤炭、电力、钢铁三大协会,签署《关于平抑煤炭市场价格异常波动的备忘录》,明确提出:2016年至2020年,以重点煤电企业中长期基准合同价为基础,建立价格异常波动预警机制。与此同时,中国煤炭运销协会炼焦煤专委会发出倡议,提倡各成员单位在控制产量、坚守长协、控制风险等方面开展积极合作。
如今,煤价跌破500元大关,警钟已敲响,煤炭行业正在面临巨大挑战。与此同时,2月以来,国家统筹疫情防控和煤炭生产,加快组织煤矿复工复产。
其中,动力煤绿色区域(价格正常),是指价格上下波动幅度在6%以内(以2017年为例,重点煤电企业动力煤中长期基础合同价为535元/吨,绿色区域为500元/吨至570元/吨)。面对挑战,煤炭领头羊企业需发挥关键作用,带头稳定市场。
受疫情及煤价下行等因素影响,煤炭企业的盈利状况堪忧。同时,该协会致信山西、内蒙古等主要产煤地区相关部门,建议科学有序组织煤炭产销,坚决打击煤矿三违行为。虽从3月开始,复工复产情况明显好转,但煤炭下游产业复工复产仍滞后于上游产业。一季度,全社会能源消费降幅小于GDP降幅,能源消费总量同比下降2.8%,单位GDP能耗上升4.3%。
短期来看,这是一场行业维稳自救、摆脱困境的行动。另一方面,煤炭企业需站稳脚跟,放长远目光,以优产稳市为生产工作的重中之重。
电厂、钢厂等耗煤量尚未达到高位,各环节库存不断增加。长期来看,这是煤炭行业在新形势下应对新问题、突发状况的涅?历练,须以顾全大局的观念、团结一致的行动,使行业经济运行回归稳定,推动行业持续健康发展。
一方面,煤炭企业需要盯紧市场变化,认清供需现状。煤价下跌的背后,是凸显的供需矛盾。
近日,国内煤炭库存高企,煤价全面下跌。根据《关于平抑煤炭市场价格异常波动的备忘录》,如果煤价继续下跌,进入470元/吨以下的红色区间,国家层面将启动平抑煤炭价格异常波动的响应机制,这为煤炭行业拉起一张底线之网。以动力煤价格为例,截至4月16日,CCI5500指数跌破500元/吨,达486元/吨,创2016年8月以来新低。疫情防控期间,正常生产生活受阻,耗能出现负增长,社会用电量下降。
煤炭行业各单位需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,在做好疫情防控、保证能源安全的同时,稳定行业经济运行,最大限度减少资源能源浪费。12家大型无烟煤生产企业联手提出减产10%,停止量价优惠及各种变相促销手段,力保供需平衡。
其他各煤炭企业需相继实施减产措施,坚守长协机制,树立底线思维。中国煤炭运销协会发布的数据显示,今年前2个月,规模以上煤炭企业利润总额同比下降45.6%,行业亏损面达到42.3%。
供需失衡的状况体现在煤价上,就是2月以来,环渤海动力煤价格一路下跌,从576元/吨开始,先后跌破大型煤企月度长协价格、年度长协价格。目前供需现状已然鲜明,一味增加产量、降价迎合,只会造成市场进一步混乱,让煤炭行业在恶性循环的圈子里越陷越深。